idea
RPC 拆分多个文件,必然的 !
Mysql 等中间件 组件要不要拆分?
- 拆分:
- 优点:配置共享,灵活性增加
- 缺点:管理复杂,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故障(组件对中间件依赖性增加)…
- 整合:
- 优点: 每个组件维护自己的配置,配置简单直观,减少外部依赖
- 缺点:多个组件可能相同配置,每个组件可能重复配置,更新配置繁琐
- 同样,整合的话,对升级配置中心更友好:如果要将配置分成2个,那么如果要用配置中心管理配置,就需要分别请求2个配置key,并合并。
整合的 缺点可以通过自动化解决。参考 kubeadm 或者 sealos (接口层封装)
但是更新配置呢?make init ≈ kubeadm init ;
密码要不要拆分的问题:
- 优点:从安全性来说,区别不是很大。因为secret只不过是base64加密过的字符串,并不显得比configmap安全多少,但是 可以通过 (RBAC)等机制,对
Secret
对象进行更细粒度的访问控制。也可以自己加密一遍,或者是用 HashiCorp Vault 。扩展性丰富 - 缺点:复杂
拆分密钥配置文件考虑本地加密存储(更安全)
应用折业务配置和环境配置,环境配置拆敏感配置和非敏感配置。业务配置让业务方吸收掉。托管的直接用kms类似服务把敏感数据吸收掉。其实都代码化可见的。运行时不可信,就加密数据让应用使用时kms类似服务解密数据。
应用与环境配置分离: 业务代码配置(业务参数) 和 环境配置拆开(数据库连接、外部服务地址):业务配置通常跟随应用代码,而环境配置则可以根据部署的不同环境(开发、测试、生产等)进行调整。
环境配置中敏感与非敏感信息的分离: 环境配置中的敏感信息(如密码、密钥等)与非敏感信息(如服务地址、端口号等)分开处理:敏感信息可以通过更加安全的方式存储和访问,如Kubernetes的Secrets或云服务提供商的密钥管理服务(KMS)。
使用KMS服务处理敏感数据:利用密钥管理服务(如AWS KMS、Azure Key Vault等)来处理敏感数据,可以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性。这些服务通常提供加密和解密功能,同时管理加密密钥的生命周期。应用程序可以在运行时通过这些服务来安全地访问和使用敏感数据。
运行时安全:即使配置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是安全的,也需要确保在运行时同样安全。
部署
用户执行 部署的 简单逻辑:
make init 初始化工作:
模仿 kubeadm 设计做
- 做一些初始化前的配置设置
- 初始化配置文件,初始化配置文件
- 选择合适的部署方案部署
修改配置:
考虑热加载(不允许修改端口ip 啥的),密钥信息只读 密钥配置文件,
根据拆分的配置文件做处理,自动化逻辑
更新配置 ~
升级
只支持一个版本到另一个版本升级,可控安全。
……
参考
- https://kubernetes.io/docs/tasks/administer-cluster/kubeadm/kubeadm-upgrade/